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合作单位
公司相册
心理咨询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沙龙活动
心理学知识
专家团队
冯渊辉
章成松
苏安慰
江潮
叶丽华
梁春梅
张张
邱可贞
虞建浩
徐晓敏
陈奋
郑一听
何佳璐
郑洁
张军波
杨晨
青松
朱金淼
企业EAP服务
服务介绍
服务内容
×
搜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对「入园焦虑」、「入学焦虑」SAY NO,从帮助孩子独立入睡做起
新闻资讯
|
2020-09-17 10:55:15
九月开学季,许多家长开始面临育儿路上的一项新课题——「入园焦虑」、「入学焦虑」。
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在新环境中能否和老师、小朋友相处融洽、是否可以吃好、睡好、学好、玩好;
另一方面,孩子和日夜相伴的父母亲人分开,会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情绪,表现出来就是不断撒娇、哭喊吵闹。
其实,
「入园焦虑」、「入学焦虑」的背后成因复杂,其中一项就是孩子太过依赖父母,没有学会独处。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培养孩子独处能力的科学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会独处、享受独处,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这项能力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轻易掌握的,而是一项需要我们后天学习的技能。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科医生及儿童发展学大师 Donald Winnicott 认为:
孩子能否学会独处,取决于是否知道依赖的人会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
只要知道这一点,孩子就不会感到苦恼、警惕或是担忧,就可以感到足够的安全感,从而放松地独处。
这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如果我们相信生活中有爱我们的人,并且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不会真正感到孤单。
在婴儿时期,我们完全依赖父母去获得食物、衣服和舒适感,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依靠自己,就是学习独立入睡。
因此,帮助孩子独立入睡是培养孩子终生独处能力的第一步。
一开始学习独立入睡时,孩子可能会又哭又闹,这是人之常情——没人把他抱在怀里,没人摇晃着哄他入睡,这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可怕。
但这时候,父母们不能一次次妥协、心软,而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找到独特的方式来平静、放松自己的情绪,感到安全,最终进入梦乡。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入睡问题,也是教会孩子享受独处和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万勿错过。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策略来帮助孩子学会独立入睡:
01
慢慢离开孩子身边
我们可以在孩子入睡前,先是坐在他旁边陪伴,然后坐得更远,这样他就会知道我们一直在他身边。
关键要慢,逐渐淡化自己的存在,不要匆匆忙忙地离开房间,这样孩子就能安心入睡了。
这些步骤可以让孩子在我们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依然能感觉到我们的存在,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
02
准备一间安全舒适的卧室
孩子需要一个能让他平静下来的地方才能安心入睡。
注意温度,注意光线。
不要让孩子在床上玩耍,床只是用于睡觉的地方,这样他看见床就会联想到休息,觉得疲倦,从而很快入睡。
03
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平静
我们可以把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或是书籍放在床上,也可以放一首孩子喜欢的舒缓的音乐。
这些都有助于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平静下来。
04
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进食、午睡和就寝时间应该尽可能保持一致。
例如,睡觉前的例行公事保持不变:晚餐、洗澡、刷牙、讲故事、入睡。
05
讲有关睡觉的故事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一边玩毛绒玩具,一边听一个小动物都去睡觉了的故事。
06
把握好应对孩子的尺度
不要孩子一哭就跑过去抱着他,这样做法只会强化他哭的行为,让孩子误以为只要一哭我们就会去抱他。
当然,也不能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了也不去管他,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
07
独立入睡的训练是一场马拉松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很难一下子就学会独立入睡的。
有时孩子可能会做得很好,但过了一阵以后,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可能是由于家中添了新的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来源于家里的其他变化,比如搬新家、父母换工作等等。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它让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效率,能够简单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不担心错过他人的关注,也不会因失去别人的陪伴而没有安全感。
身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看到孩子能够自主成长,享受独处,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孩子的情感价值,切记过犹不及,避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尽管是独处,但他生命中最爱的人也将一直与他同在。
为什么你难以建立起亲密关系?
出现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也需要做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合作单位
公司相册
心理咨询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沙龙活动
心理学知识
专家团队
冯渊辉
章成松
梁春梅
江潮
企业EAP服务
服务介绍
服务内容
扫一扫关注
心理咨询请预约:
苏老师:198582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