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初二以后,变化突然变得很大。以前那个每天放学都会和我聊学校趣事的儿子,开始变得沉默、暴躁,连吃饭都懒得一起。成绩下滑、作业拖拉、整天喊“烦”。我以为只是青春期的小脾气,可没想到,这种状态越来越严重,甚至有时候摔门、不想去上学。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焦虑。试过温和沟通,也试过责备,甚至半夜偷偷哭。我心里其实明白,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学习,而是情绪上出了结。后来,一个朋友推荐我去了解一下“宁波青少年心理咨询”,说现在不少孩子的厌学、叛逆,其实背后都藏着心理压力。
起初我还有点抗拒,觉得是不是太夸张了。但为了孩子,我还是带他去了蓝鲸心理。咨询师冯老师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他没有直接问成绩、也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轻轻地说:“你不想上学,一定有你的理由。”那一刻,我明显看到儿子的表情松了一下。第一次,他没有反驳,而是低声说:“我真的很累。”
从那次开始,我们每周去一次。冯老师用很多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交流,比如用绘画、游戏、情境讨论,让孩子慢慢表达出自己压抑的情绪。原来,他并不是单纯厌学,而是长期感到“被要求太多”。老师、家长、同学,都在无形中给他压力——他怕让别人失望,怕自己“不够好”。而我之前总以为“我是在为他好”。
经过几次心理辅导后,我和孩子都开始有了改变。冯老师还专门和我谈了几次,教我如何在沟通中减少控制感,比如用“我感受”代替“你应该”,听比说更重要。渐渐地,家里的氛围变得轻松多了,孩子愿意重新面对学习,也愿意和我开口聊天。
回头看,这次“宁波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经历,对我们一家来说都是一次重建关系的过程。以前我总觉得心理咨询是给“有问题的人”去的,现在才知道,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看不清的地方。
如果你家孩子也正经历叛逆、厌学、焦虑,或者你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别等到矛盾爆发再去补救。像蓝鲸心理这样专业的机构,不仅帮孩子找回动力,也让家长重新学会理解和陪伴。有时候,真正的改变,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我们都学会“听见彼此”。